Back to top
品种名称: 早白香
作物: 枇杷
选育单位: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
年份: 2024
审定编号: 热品审2024005
品种来源: 早钟6号(♀)×新白2号(♂)杂交的 F1代。早钟6号和新白2号均源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。
特征特性: 树势中庸偏强,树姿较开张,中心干较明显,灰白色。分枝力较强,枝条红褐色。叶片深绿色,较光亮,叶脉明显,叶背灰白色,叶面形态稍皱。花穗中等大,花瓣淡黄白色。福建福州初花期在10月下旬—11月中旬,盛花期在11月中下旬—12月上旬,终花在12月中下旬。果实成熟期为广西大化2月下旬—3月中旬,福建福州3月下旬—4月中旬,福建莆田3月中旬—4月上旬,重庆合川5月上旬,四川攀枝花11月下旬—翌年2月中旬,云南屏边9月下旬—翌年4月上旬。果实大小均匀,整齐,单果重57.1⁓66.1 g,倒卵形或近圆形,果粉薄;果皮黄白色或淡橙红色,锈斑少,萼片姿态外凸,萼孔闭合,心皮质地韧脆。果肉黄白色,厚8.9⁓10.8 mm;种子4⁓5个,三角体形,种子小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.3 %⁓15.8 %,可食率71.3 %⁓76.4 %。肉质细嫩、化渣、汁多、持久鲜甜、风味佳。
产量表现: 高接换种后第4—5个生长周期的株产分别为20.3kg、32.7kg,折合亩产920.0kg、1308.0kg(亩植40株)。
审定意见: 该品种符合《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枇杷》(NY/T 2667.9—2018)审定要求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福建、重庆、四川、云南、广西等枇杷宜植区及相似生态区推广。
栽培技术要点: 宜适度稀植,株行距5.0⁓6.0 m×6.0⁓8.0 m。可采用多枝组高接换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,以提早投产。果实横径1.0⁓1.5 cm时疏果,每穗留3⁓6粒。疏果时,采用“牛皮纸袋+网兜”套袋。结果树每年施肥2次。第1次在开花前施用,施肥量占全年的35 %⁓40 %,以N肥为主,配合P、K肥和有机肥。第2次是采前肥,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,配合施用复合肥,施用量占全年的60 %⁓65 %。八成以上成熟度采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