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种名称: 南亚 1 号
作物: 澳洲坚果
选育单位: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、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、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、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
年份: 2023
审定编号: 热品审 2023012
品种来源: 从 1979 年自澳大利亚购买的商业性种子播种的实生群体中选育而来。
特征特性: 植株长势中等,树冠圆形、较开张。叶片三叶轮生,嫩梢、幼叶呈淡绿色,成熟叶深绿色,叶片阔披针形。总状花序腋生,小花乳白色。果实卵圆形,深绿色,果柄粗短,果顶凸起不明显。壳果球形,棕红色,斑纹较大,腹缝线明显,萌发孔较大,果仁乳白色。幼树年抽梢4~5次,成年树年抽梢 3 次。花量大,花期25~30 天。定植后2~3 年开花结果,第 4 年结果率 75%以上,第5 年结果率100%,第 7 年后逐步进入盛产期,果实成熟期8 月上旬至9月中旬。早结丰产,壳果较大,果实大小均匀,适应性较广,抗旱性、抗寒性较强,抗花疫病较弱,平均出仁率32.1%~37.8%,单果仁重 2.5~3.1g,一级果仁率98.0%~100%,含油率76.4%~80.5%。
产量表现: 历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,广西6~8年生南亚 1 号,平均鲜壳果亩产 349.47 kg,比对照品种HAES246增产 23.4%。贵州 6~8 年生南亚1 号,平均鲜壳果亩产118.28kg,比对照品种 HAES788 增产70.8%。
审定意见: 该品种符合《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澳洲坚果》(NY/T 2667.7—2016),通过审定。适宜广东、广西无严重霜冻、无台风为害地区,云南临沧、德宏,贵州南北盘江、红水河河谷地带以及类似气候区域推广。
栽培技术要点: 在年均温18~23℃,全年无霜期330天以上,降雨量 1000 mm 以上,无台风侵扰的地方种植。选用苗龄 1.5~2 年的健壮嫁接苗定植,搭配O.C或A16作为授粉树。按照主干疏散分层形整形修剪,培养通风透光的树冠。根据树龄、长势、自然条件等,加强水肥管理,合理选择施用有机肥、复合肥等,适当施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及硼等微量元素。9 月左右待内果皮变为棕褐色时,及时采收。花期和幼果期注意防治蓟马、蝽象和蛀果螟等为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