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种名称: 桂薯 1505
作物: 木薯
选育单位: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、合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、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
年份: 2023
审定编号: 热品审 2023002
品种来源: 以新选 048 为母本开放授粉杂交的F1代。新选 048 源自广西大学农学院。
特征特性: 多年生直立灌木,株高2.5~3.3m。主茎直径2.5~3.0cm,成熟主茎外皮灰白色,内皮绿色。叶片掌状深裂,呈披针形。雌花花萼带紫红色,长约9.0~11.0mm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柱头外弯;雄花花萼带紫红色,长约6.0mm,雄蕊长 5.0~6.0mm。蒴果椭圆状,表面粗糙。种子具斑纹,光滑。块根呈无规则集中分布,圆柱—圆锥形,外皮淡褐色,内皮浅红色,肉质白色。生育期8~10 个月。该品种为食用型木薯,鲜薯产量高,淀粉含量高,平均含量31.5%,氢氰酸含量低,平均含量 20~30mg/kg。
产量表现: 历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,桂薯1505平均亩产 3.3 吨,比对照品种南植199 增产19.3%。
审定意见: 该品种符合《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木薯》(NY/T 2669—2014)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宜植区推广。
栽培技术要点: 土地一犁一耙,做到深、松、细、碎、平。选择充分成熟、芽点完整、新鲜健康的主茎作种苗,种茎以长度 12~18 cm、具有 4~5 个芽点为宜。一般3—4月种植,采用平放种植方式。株行距为0.8m×(0.8~1)m,亩植4800~1000 株。提倡轻简化施肥,施足基肥,合理追肥1~2次,氮、磷、钾配合施用,有机肥和化肥结合施用。夏季注意防控细菌性枯萎病和朱砂叶螨。植后8 个月可收获,最佳收获期为 12 月至翌年 2 月。 |